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的寒假我都会跟妈妈一块儿置办年货、大扫除、剪窗花和贴福字。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所以今年要过一个文化年,用不一样的方式迎接新春!
刚一放寒假,我就去参加了一个非遗系列寒假特训营:色泽如玉的越窑青瓷为什么被称为“母亲瓷”;浙江省唯一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为什么是余杭滚灯;起源于南宋的萧山河上龙灯胜会是如何祈求风调雨顺的;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具体内容是什么;萧山花边是如何体现“工匠精神”的。我通过画上述五个杭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致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画非遗,我还做非遗——打年糕。打年糕,打的不仅是年糕,更是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年糕与“年高”谐音,“年糕年糕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我先往盆中倒入适量糯米粉和纯净水,搅拌均匀后揉成团。放少量粳米在上面,蒸15分钟后倒入石臼,顿时蒸汽腾腾、香飘满屋。我用木锤打三下年糕,立马把木锤浸入水盆,防止被年糕粘住,同时妈妈需要给年糕快速翻面,保证粳米都能被打到,年糕不粘连石臼内壁。木锤甩到没有水滴下来后,继续打三下再翻面。
打年糕真的是体力活,尽管我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但很少能让木锤透过年糕直击石臼底部,发出“砰”的声音。我提出跟妈妈互换,想着给年糕翻面肯定会省力不少。没想到知易行难,年糕不仅牢牢粘住石臼,还特别粘手,双手像白色脚蹼似的。
等粳米被打得看不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扯了一小块年糕蘸糖吃,软糯香甜,味道好极了!最关键的是从头至尾我都参与其中,满满的成就感!
妈妈说:传统节日不仅是假期,更是小朋友学习传统文化的窗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古董,而是要“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被看见就是一种传承。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并用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本文地址:非遗迎新春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2434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