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不管大家有多忙,不管回家的路有多远,人们都要回家过年,因为那里有亲人的牵挂,有我们的根。
爷爷一早就把老家的房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在大门口两边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喜气的对联。“哇,好喜庆,真有过年的气氛!”我不由地赞美道。爷爷说:“有年味的活动还在后头呢!”
啥算有年味的活动?放鞭炮,吃年夜饭,发红包……在咱们昌北,最有年味的要数祠堂祭祀。
除夕下午,只听村里锣声阵阵,我寻声望去,一个叔叔左手提锣,右手持槌,边敲边嘴里喊着啥。这时爸爸告诉我们该去祠堂里拜祖宗了。村民们立刻走出家门,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大家手里还拎着篮子,篮里装着六种祭品。
不一会儿我来到祠堂,这是一个青砖白墙的徽派古老建筑,给人以年代久远的感觉。我随着人流涌进祠堂内,里面早已人山人海。堂内正中央大厅中的木头门板上挂着三副古老的画像,爸爸悄声对我说:“这就是我们的祖宗,这画像自打我小时候就有了,右边那个据村里老人说还是明朝的宰相呢。”我不禁肃然起敬:“原来我们祖上有这么厉害的人物啊。”画像前的桌子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各种祭司品,还有一排排的大猪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真是气派。大厅的左边一群长辈在敲锣打鼓,爸爸说要敲三遍锣,三遍鼓,再行祭拜。锣鼓声一停,一位年长的爷爷用极具乡音的调子喊着:“大家拜‘地’哦!”大家就向着大厅的后方拜了三下,然后再朝着祖宗的画像拜了又拜。这时祠堂外面也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竹声和鞭炮声,真是热闹极了。三遍锣鼓声过后,那位年长的爷爷宣布仪式结束,也说了明年掌管“年头”的人,这个“年头”就是村里每年要两位村民管理祠堂和过年的一些事宜。这个祭拜的仪式真是令我大开眼见。
吃过年夜饭,我拉着爷爷的手,让他给我讲了很多很多村里的事情。这些故事连同我看到的祭祖仪式,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故乡印记,它们把我和故乡紧紧连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根。
本文地址:祠堂寻根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0835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