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听到这首古诗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一个令人兴奋的节日一春节。
贴春联和年画是一个大任务。我爬到木梯上去贴,妹妹,弟弟在下面帮忙,父亲做技术指导和目测员。大门上,贴上了鲜艳的彩色门神秦叔宝、蔚迟恭,还在门缝正中贴上开门大吉,大门两边的门框上是大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大门上方的门框上方,贴着横批迎春接福,横批的下面门框上,则贴满了小条幅和春帖,小条幅上全是四字吉祥语,如四季平安,春回大地,人寿年丰等等。大门两边的房间外面,外面的窗框上,柱子上,都贴了大红春联,堂屋的板壁上和房间外面的板壁上,都贴上了崭新的祖国大地、四大天王、开国元帅、小虎队等年画,仿佛给陈旧泛黄发黑的屋瓦房画上了浓妆,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倍感喜庆。
年夜饭,就是全中国万家团圆的时刻。虽然是年夜饭,但是村里人为了图个吉利,年夜饭就要讲究一个早字。母亲一大早就起来忙活,午饭大家只是将就着随便吃一点。到下午三点过钟,山野的村寨里不时响起鞭炮声,那是先做成年夜饭的人家在摆桌子敬老祖公了。
酒菜摆好后,母亲吩咐我和弟弟去洗手干净,给老祖公烧香烧纸。烧香烧纸也有讲究:香要烧六炷,纸要烧一匝。六炷香点燃后,我要到堂屋摆好酒菜的八仙桌前站好,双手捏香,面对祖宗神龛牌位,作三个揖。然后先插三炷香在祖宗牌位香火台上的香炉里,再插一炷香在香火板下土地神位前的香炉里,然后转身对门外作一个揖,插一炷香在大门口左边的香炉里敬不能进家过年的孤魂野鬼,把最后一炷香插在厨房大灶灶台上敬灶神菩萨。
插好香之后,接着就是在八仙桌下烧纸钱。这个时候,母亲会把一匝纸分成两等分,我和弟弟各拿一半,然后一张一张地撕下来放在八仙桌下的地面上烧。母亲很恭敬地站在祖宗香火牌位前,虔诚地念道:公啊,奶啊,爹啊,妈啊,高家所有上香火的亲戚,今天是大年三十了,酒菜已经给你们摆好了,请你们来和我们过年了。香和纸钱,两个孙孙已经给你们烧了很多。请你们吃了以后,保佑我们一家老小,一年四季脚轻手快,出入平安;保佑你的孙孙们,吃像猪,睡像狗,空手出门,抱财归家……此时,我们就将展放在大门外院坝里的鞭炮点燃,乒乒乓乓的鞭炮声震荡着村寨,寨子里的孩子们马上跑来捡炮竹,他们一边欢呼着,一边争抢着引线被炸熄火而没有爆炸的炮竹。
祭罢祖宗,我们收好八仙桌上的碗筷和酒菜,一家人围坐在火坑边吃年夜饭。火坑里的
青冈柴发出曜曜的笑声,香肠、鸡肉、血豆腐在锅里的油汤中翻滚,白酒在爷爷和父亲的碗
里散着醇香,甜米酒在母亲和我们姐弟仨个的碗里浓香四溢。村村喜庆,家家团圆,把酒相庆,寄语来年。
正月初一到初十四,实在是在闲得无事中闪过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才有些意思。这一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从种类上分,可分为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菜馅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记忆中,元宵节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几年元宵的晚上,还可以看见大人们领着小孩提着明瓦的灯笼逛游,如今却难以见了,见此情景,我不由得叹道,富有民族特殊的传统文化这正在消失啊!
哎……这样的春节,这样的气氛还能再维持几年呢?可我知道不管在何方,我永远会记住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记住童年无忧无虑的时光,尤其是在守岁夜的时光。我会铭记在心,永生不忘。家乡的春节,家乡的情。
本文地址:我和我的家乡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0811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