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软的,轻轻的洁白云朵在天上静悄悄的晃悠。
风在午后眯着眼打盹。冬日里的初雪微溶,阳光暖暖的打在门口高挂的灯笼上,晒出一道道光斑。
新帖的春联不知道什么时候卷起了边。一只只小猫咪在懒懒的晒太阳。
远处的厨房传来丁丁东东的响声打破了下午的宁静。年夜饭的香气四溢而来。
饭桌上,互相问好和祝福的话语此起彼伏。一切喜洋洋的,暖呼呼的。
这是春节,我家乡的春节。
每年的时间紧巴巴的跑,在春节就突然慢了下来,变得悠闲自得。好像春节的老家带上来层天然的保护屏,不会让压力和烦恼渗入这段短短的美好时光。
小时候,我最期待的就是会奶奶家过年。临安的天气比杭州冷一些些,于是城里稀有的雪在这儿是可以见到的,红澄澄的灯笼在雪地里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蓝天,白云,阳光,冬雪。好像最洁白而纯净的记忆都埋在了老家春节时的雪地里。
但我最喜欢的,是奶奶家的“火炉”。每每回老家过年,什么都可能是关着的,但是火炉一点是暖暖的,散着热气。老家的房子在好几年前换新了一番,硬梆梆的水泥地,陈旧的老祠堂,和那两把没有记忆的太师椅变成了光洁靓丽的大理石砖和大气的门廊。但是有一样东西却摆在客厅的正中央——火炉。它其貌不扬,灰灰的,土土的,底下是一个圆形的槽,装慢了灰烬和炭火,上面是一个网,兜满了花生和板栗,在上面,是一张浅蓝色的圆形小木板,它是桌面。
于是就可以看见神奇的一幕。光洁的大理石茶几被晾在一边当杂物架,而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围在一个小小的火炉边上。好像火炉里燃起来的不是炭火,而是一颗颗暖暖的心。这个时候,电视剧会放着春晚,爷爷会端来馄饨给我们姐妹俩——为了去玩而不多吃几口晚饭的“讨咋鬼(讨厌鬼)”。奶奶就看着我们笑,看久了也去煮碗混沌自己吃,只是我们的碗里又会多出几只混沌。
底下的火炉源源不断的散发着热,馄饨是热气徐徐升起,窗户上是一层层水雾,客厅里是年。
我的家乡,有一只小小的火炉,燃着春节的红火。它好像永远也不会熄灭,永远的温暖着回家的我们。
本文地址:红色的火炉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2799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