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自臣冤。”每到端午节时,我便会想起这首诗——《端午》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里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
时光流转,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随着时间推移,原本伤心节日,现在却开开心心,喜气洋洋,节日中各种花哨和兴奋的游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人们在粼粼波光上划着龙舟,听着呐喊加油声,吃着香喷喷的粽子,那是别有一番情趣,虽然人们在这一天充满欢笑,但屈原的精神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希望同学们在快快乐乐度过端午节的时候,不要忘记千百年前爱国诗人屈原,让屈原的精神常伴你我,做一名爱国自强的好少年。
篇二: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唱起这支歌,便想起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流行于很多民族地区,有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者防止毒虫孳生。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在端午节那天,人们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者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还有南方过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热闹啊!
篇三: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通常在这一天我们会吃粽子、划龙舟。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无法获得新皇帝的重视,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由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人们害怕鱼虾吃掉屈原,只好把蒸熟的米捏成团投向江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这个节日了。
每年一到端午节,我就会和妈妈一起包粽子。首先,我们取出刚刚买回来的新鲜的粽叶,把它洗干净铺平,压成一大沓。然后,妈妈用粽叶折成一个漏斗状的包包,我用煮成六分熟的米饭填入其中,妈妈好后包扎成三角状的粽子,再用绳子一捆,一个精美、玲珑的粽子就完工了。
端午节那天,奶奶还会用红色的花布给我做各式各样的香包,奶奶说这些香包可以保佑我不招虫子咬。妈妈也会找来各种丝线,编出各式各样的形状,让我们戴在手说是辟邪。总之,端午节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好看的。
我爱端午节,但我更喜欢屈原那种受人敬仰的爱国主义精神!
篇四: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端午节到了,我们家里非常热闹。原来奶奶和妈妈正在包粽子呢。
我凑上前去一看,包粽子的材料可真多呀!有翠绿翠绿的竹叶,有细长细长的草绳子,还有雪白雪白的糯米,香喷喷的鸟蛋和香菇,有热气腾腾的腊肠,还有令人口水直流的猪肉……
再来看看奶奶和妈妈的包粽子PK赛吧。只见奶奶那灵巧的双手左捏捏,右按按,再把竹叶包紧,绳子一扎,一个粽子就诞生了。不一会儿,一大串粽子就包好了。妈妈也不敢怠慢,只见她加快速度,一串粽子也快要包好了。眼看妈妈就快赶上奶奶了,情急之下,奶奶也加快了速度,把妈妈甩在了后面。结果您不用猜,就知道谁赢了?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去蒸。三十分钟后,香喷喷的粽子就新鲜出炉了。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地吃起粽子,就连黑骑士也兴奋地蹿来蹿去。
爸爸边吃粽子还边给我们讲起了端午节的传说: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屈原的人,由于自己的国家受到侵略,非常伤心,便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去吃屈原的尸体,便驾着龙舟,往河里扔粽子。鱼虾吃饱后就不会去咬屈原了。所以,端午节就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节日。
篇五: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粽香、酒香随风飘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神往。比赛终于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开始了。青年划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在江上飞驶起来。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起,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么能少得了粽子呢?一过立夏,我就开始期待端午节。那香甜可口的粽子让我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上豆沙或是枣子的馅,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会加上一些肉做馅,那便是我最爱的肉粽了。那粽子包裹着清香的芦叶,真是诱人极了!奶奶知道我爱吃粽子,每年端午节都要包上好多。经过奶奶几天的忙活,那小巧玲珑的粽子就诞生了。包粽子的芦叶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香味。一口咬下去,满嘴充满了米香、芦叶香、馅料香,那香味混合着奶奶的爱在嘴里久久回味,在心里迟迟不散。
我爱过家乡的端午节,我爱那激烈的龙舟竞赛,我爱那甜香的粽子,让我最最感动是奶奶那浓浓的爱。
篇六: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但我最喜欢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忠心爱国,但却受到了奸毒臣子的陷害,被逐出宫内,最后抱石跳江。这件事被当地老百姓知道后,很多人划着小舟去打捞屈原的尸体,还有些人提着放满小米的竹桶,把竹桶往江里倒,给鱼虾吃,不让它们伤害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把小舟变成了赛龙舟,把倒小米变成包粽子,来纪念他。
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初夏到来,五毒也都出现了,人们为了辟邪驱瘟就在集市上或河边割一些艾叶和菖蒲,插在门窗前。每当有风吹过,艾叶就会散发出一种香味,来驱赶蚊虫;还有些地方喜欢在孩子们身上涂雄黄,家里挂钟馗捉鬼,举办龙舟赛……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包粽子,我也跟着学。先把泡好的粽叶卷成三棱锥,再用手抓一把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封紧粽叶,用绳子系紧,弄成一串一串的。到了晚上,奶奶把煮好的粽子端了出来,一股粽叶和糯米的香味扑鼻而来,闻着就让人食欲大开!解开粽子,沾上一点白糖,咬一口,又软又香,吃完后唇齿留香。
端午节的习俗特别有趣,我们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篇七: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草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那年的端午节,我过得非常开心。
端午节那天,妈妈端来了一盘热气腾腾的粽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糯米和粽叶混合的香味。粽子的外面是几片粽叶,解开绳子,剥开粽叶,露出了土黄色的糯米饭。粽子里常常能看到卤蛋、腌蘑菇、肉、红豆和红枣。我最喜欢吃咸粽子里头的卤蛋和肉。咬一口粽子,真的是又黏又咸,香气四溢。有时候,我们中午就是吃粽子饭。
吃完粽子,妈妈就给我编五色绳。它有五种颜色:黑、红、橙、蓝、绿。几种颜色的绳子编成一条五颜六色的麻花绳子系在手腕上,据说五色绳是用来辟邪驱赶五毒的。因为夏天,蚊虫、蜈蚣等毒虫会出没。
编完五色绳,我们就打开电视看赛龙舟。几十艘龙舟在江上并排着,如一条条猛龙在江上奋力遨游。有一艘龙舟遥遥领先,成了群龙之首并最终夺魁。场上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震天……真想去现场感受浓浓的过节的竞赛的氛围。
那年的端午节,我不仅品尝了粽子,戴上了五色绳,还感受到了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啊!
篇八: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
”五月五,是岩阳,插艾叶,戴囊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童谣,大家是不是想到了端午节呢?
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在很久以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人们担心他的尸体被鱼儿吃掉,所以往江里投粽子。而我的家乡——阳东,这儿的粽子不同于北北方的粽子,它是咸的,而且用料极多:绿豆、糯米、咸鸭蛋黄、肥猪肉、红豆、其至还有虾米……煮熟的粽子一口咬下去,糯米后面跟着红豆,红豆又拉着肥猪肉,最里边是鸭蛋黄。…。…简直是一场华丽的宴会,又香又有层次,绝了!
吃过粽子,便可以去看赛龙舟了。你瞧,那人群熙熙壤攘,你望,那选手满怀激动!咚咚的鼓声像极了每一个人的心跳,见那雄天华丽的龙船舟飞快地乘着浪花飞向终点,岸上的人们更是涨地满脸通红,卖力地喝彩,恨不得那龙舟能长了腿跑去。很快,哪艘率先冲到了终点线,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随着风飘进了小巷……
除了这两个习俗,还有插艾叶、挂香囊,它们是都有着避邪祈祥的意义,这里便不多讲。
这些习俗,无不透露着热闹,无不透露着邻里乡间的情谊。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值得我们保留、传承的!希望这粽香也能在未来传痛那大街小巷。
本文地址:我的端午节作文450字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2751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