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心头万绪皆奔涌而出。这一夜,高中进士的皮日休写下“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述说着内心的喜悦;独身一人的晏殊却道出“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入独向隅。”陈述着内心的孤独。尽管明知“天涯共此时”却仍旧心怀惆怅。
到了中秋,必会想到苏轼的《水调歌头》。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现象被人们熟记。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意境成为了中秋的代言词。因为这首词,苏轼在人们心中有了个豁达的形象。但看《西江月》却流露着苏轼无以言表的无奈与思念。“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走,地盏凄然北望。”在“人生几度新凉”的变幻中,是诗人对政治的无奈,对亲人的无限愁思。那“千里共婵娟”的意境荡然无存。阵阵寒意穿越时空席卷而来。豪放的诗人在这时也道出了柔婉悲凉的一面。
但在21世纪的现在,人们还会因相隔两地而悲伤吗?我想不会了吧。王建曾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许现在的人们不会太在意秋思了吧。中秋到来之际,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见到朝思暮想的亲人,但今年的中秋,许多游子仍然会客居他乡吧。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际,游子们回乡的步伐被阻止,但他们并不为此感到伤感。这是为何呢?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是为了社会。为了防控疫情,为了国家的集体利益,不回家不聚集。甚至本可以和家人团聚的人们,毅然舍弃了这美好的机会。也许有支援高风险地区的医护工作者,也许有平凡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不顾儿女情长,毅然舍家为国,投身一线。难道他们没有苏轼所言的悲欢离合吗?不是的。只不过在这个政治清明的时代里,人们甘愿为这个可爱的国家付出、贡献。他们真正理解了“千里共婵娟”的意义,用比苏轼更为豁达的心态度过中秋。
白玉盘似的月亮悬在空中,皎洁白光洒向大地,庭下如积水空明。人们不再为政治失意苦恼,不再为独居异乡惆怅。明知千里共婵娟,又何必再悲哀呢。在明朗的月夜,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吧!
本文地址:中秋说月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2053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