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盘子盛满了五颜六色的菜;外面,一条条漆黑的街道,没有欢呼,没有灯笼,也没有炮竹声……
年味儿都去哪了?
有年味儿的年,似乎已是七八年前的场面了:千家万户灯火通明,大街上是密集的、海潮一般的人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彻夜不绝,五彩斑斓的焰火遍布天空,人们提着大包背着小包,孩子们争着抢着要糖吃,一大爱家子人围着一桌菜畅谈不休……
那是真正的年啊!可是现在,年味儿正在悄悄地一步一步远离了我们。
诚然,这里面有疫情的因素,还有禁放烟花炮竹的规定。但是,如果排除这两个“致命”原因,年味是不是又会回来呢?
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加厚,直接地导致了工作繁忙,沟通困难等社会问题。
而这些问题,也成了稀释年味的“元凶”。
现在想想,《熊出没》中那句“我只是想回家过年”包含了多少无奈,一句“爸妈,我回来了”是多少年轻人的愿望,而现实却往往是,愿望就像星辰,你看得到,但是摸不到。
过年,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一年只能团聚一次的机会。而团聚,恰恰是过年最重大的意义之所在。
疫情将人们阻隔于千山万水之外,但亲情是阻不断的;禁燃烟花的规定取消了一些过年的声音,但年味也不应该被阻断。
没有鞭炮烟花,我们也可以把年过得轰轰烈烈;没有热闹的人流,我们也可以祝愿新的一年一帆风顺;没有走亲访友,我们也可以“自己访自己”,将家装扮得年味儿十足。
中华文化中的年,决不能被摒弃。过年过年,过了几千年,决不能在我们这里断。
希望有这么一天,十四亿中国人民都能够跨越千山万水,阖家团圆,过一个快快活活的中国年。
本文地址:年味儿去哪了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1993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