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了夜,纸窗内燃起一支红烛,几圈剪影,依稀可见年味。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瘦瘦小小的孩子正坐在窗口读书,面前深褐色的墨水留下的字迹清秀而遒劲,优雅却不失力量。
孩子忽地转过头问:“哥哥,什么是西窗烛呢?”
边上的少年微微侧头,揉揉孩子的头发,答道:“就是窗边点燃的红烛。”
“那她为什么要点燃红烛呢?”
少年的脸色忽然严肃起来,他郑重的说:“阿妹,你要记住,她点燃这一支红烛,不是因为喜庆,而是她等待的人还没回来,她也将一直等下去。”
他也不管孩子是否听懂,便独自说下去:“几时归去,共剪西窗?却话巴山楚水水凄凉。”
随后无奈的笑一声,用略锈的剪刀剪去一段烛蜡,那烛焰燃得更旺了些,直照得他眼底那丝悲戚清晰可见。
孩子毕竟是孩子,又怎么可能看到这个。她便就这么读下去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烟波荡漾,一枝青竹垂落石桥。
我独自一人享受家乡的宁静。温暖在云下惬意的流淌,日光强烈,水波温柔。
依稀可见远方渡口接待着长途跋涉的旅人,撑船渡客解下腰间酒壶,眸中潇洒了却了思家万里。
远处的灯笼摇着朱缨,檐下,树上。星样的远远的灯成群结队,灯样小小的星无声长坠。
店主给铺子挂上木板,趁天边胭脂未烬,霞纱候隐。行人步履匆匆,拉扯着红晕,携一抹倦鸟归林。街灯随之不语,天地间也沉默下来。
我走得也不急,看这个喧嚣的城市慢慢安静下来。看川流不息的车,看神态各异的人,看红绿灯不停变化着,但又好像什么也没变。就像此刻亮起的路灯,在第二天还会在同样时刻亮起。
看一路竹枝剪影,云烟麋集,看身后万家灯火,喧嚣人间。
烧烤摊上蔬菜肉食熏烤时滋起的白烟带着香气穿过这条街巷。小孩子被哥哥姐姐牵着,脸上满溢着笑。
我下意识地伸手向身边那个本应有人的位置,却空握一捧微凛的西风。
长辈拿出一帖帖红色剪纸,张开贴在窗格上,四处忙活得脚不沾地。
我独自一人坐在窗口点燃一根红烛。突起的火光就像昔日夜空中绽开的烟火那么滚烫,以黛墨作油,燎烬黑暗。房中一地的碎影在喧嚣里轻颤,氤氲着晚烟。酒红色的玻璃发出脆响,破碎的光与影宣告着岁岁平安。
一家人照着皎月,敛入灯笼下的团圆。树被斑斓的霞光点缀,星星点点地燃在这个年夜。
让我的思念袅袅散开,华灯初上。人、自然与梦境共同守着这不眠的二月。
善良的星星们都躲在角落里,很久前它们在宇宙中毛茸茸的炸开。
推开窗,任星光粲然入户。
三更天便下雪了。
周遭忽的安静下来,我从这瑟瑟发抖的秋向冬奔波的时段中小心翼翼地睁开过冬的双眼,注视着似乎应该变得崭新的一切。原来不知不觉,竟下雪了!记忆中已不再是秋天的色彩,更不用提起那夏天与春天。我提步向前走,而四季向后飘去。
我又读起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窗边的红烛恰好淌下一滴不知为何而流的眼泪。
微风掀起竹帘,玻璃纸窗漉染一笔黛墨,绘一幅不落星河。
烛未冷,夜未央,岁月静好,年味尚存。
就这样睡下了。我梦见故乡和哥哥。
本文地址:西窗烛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1951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