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我从爸爸口中听到了他小时候的故事,我才知道,家乡的变化有多大。
先来说说“衣”。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都很朴素。如果衣服穿破了,都会打个补丁继续穿,到了过年才有新衣服。而我们呢,想什么时候买新衣服就什么时候买,衣柜里都堆满了衣服。
再来说“食”。爸爸小时候在家里基本都只吃自己家种的蔬菜,上学的时候带的都是梅干菜。只有逢年过节才有肉吃。而现在呢?只要你想吃,天天可以大鱼大肉,想吃什么都买得到,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接着来说“住”。爸爸小时候还好,能住上砖瓦结构的瓦房,可有的人家只能住黄泥砌成的矮房子。那时候没有空调,夏天只能靠扇扇子和自然风降温,冬天只能靠自己的体温让被子暖和起来。而现在,人们住上了楼房,甚至是别墅。空调、地暖,让生活变得四季如春。
最后来说“行”。爸爸小时候出行基本只能靠“11路公交车”——步行,条件好的人家才有自行车。村子里都是泥土路,晴天还好,要是下雨天,整个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现在呢?家用小汽车已经走进寻常人家。宽敞的水泥路,明亮的路灯,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
为什么现在和以前生活差距这么大呢?除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好,还有赖于人们的勤劳致富。而如今,家乡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未来,城乡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家乡正迈向“共同富裕”。
听着爸爸的故事,想着美好的蓝图,我的心头热乎乎的。
本文地址:迈向“共富”的家乡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1663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