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在中国人的传统意味中的重要性不必多说。过年,便是最热闹的。时间一直在流逝,岁月的齿轮不断向前推进,但有些事还会发生,就像是每年都要团聚在一起过年,热热闹闹,依然是一幅“花相似”的妙景。而在这之间,每个人都在进步,向着更好的自己,更高的梦想,其所谓“人不同”。
新春佳景,美的是家家户户门前火红的对联,字字祝愿,句句真切;美的是团聚时每个人的微笑,抛却一年的烦恼喜悲,无论是什么事情,未来会怎样,再说吧,享受这片刻的美好时光。新年最大的意味莫过于此吧,我私以为。
小时候特别期盼着春节,为的不过是回到老家放的些些烟火,看到在天上绽放的烟花,一朵接着一朵,相互映衬着,火光映到孩子的眼里,嘴角上扬着。花火之下,片片剪影。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也不过如此。还有活动是带着几块钱,去村里头大会堂旁的小商铺买几盒摔炮。又不舍得一下子全扔完,便是一颗一颗地扔,屋子前面,小路旁边,“噗噗”的声音响起,欢笑与吵闹共舞。
外婆家就在大会堂前,过年的时候村里总会请来戏班子唱几天的戏。会堂里摆满了各式各样家里搬来的长板凳,吃完饭便从家中飞快地奔向会堂去占几个好位置,但往往不能如愿,因为积极的小孩不只我们一家,到里头最前头几个好位置已经“有主了”。但这不能磨灭我们的热情。到要开始了,鼓一打,板一敲,心思便跟着眼睛一起到台上去了。虽然咿咿呀呀唱的不知道是什么,故事剧情也不了解,只不过是囫囵吞枣地问问妈妈讲的是什么故事,但也解释不清,于是也就不在乎到底为哪般,看到精彩的片段和老人们一起欢呼,感兴趣的跟着也咿咿呀呀地学念,举着个四不像的兰花指倒有几分味道。到了晚上,戏还没结束,但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了,那就到会堂后面买碗小馄饨,配上油炸,在馄饨落肚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暖暖的。此时的馄饨真真是人间至味。一直到等到大了再次吃时,却没有那时那番滋味了。可能在于没有那个氛围,也有可能是我真的长大了,无论如何,在记忆里,请永远吧!戏往往唱到很晚,眼皮子已经开始打架,却还想硬撑着看。最后总敌不过睡意,还是半眯着眼睛,拉着妈妈的衣袖,慢慢地晃回家中,来不及洗漱便倒头就扑到了床上。
岁岁年年如此,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我在怀念过去的同时也向往着未来。因为现在经济迅速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与传承,总让我想更加接近美好。过年啊,只不过是一段段时间的避风港,我们要向前看,新年,还有很多岁岁年年。
本文地址:年味儿的日子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1615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