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年。随着春节越来越近,年味也愈加浓厚。大街上早早挂起红灯笼,超市里播放着《好运来》,人们乐此不疲的采购着年货。在这气氛下,妈妈自然也是停不下来。这不,一会儿操心我的新衣服还没买,一会儿又念叨爸爸的新鞋子。
过年的怎能少了肉团子呢!身为行动派的妈妈,紧锣密鼓地准备食材。一块比我手掌还大的肉放入绞肉机中,瞬间变成细腻的肉泥,加入三个鸡蛋,放入各种调味料,使他们充分混合后,肉团子的前身就准备就绪了。
妈妈娴熟地揪起一块肉泥,两只灵活的手将它们搓成了一个圆圆的团子,并反复摔打结实,这样它的初模就形成。不一会儿,半盆的肉团子成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肉团子的好坏就取决于炸团子火候的掌握。妈妈倒入半锅油,油在锅中冒起小泡泡时,肉团子便可以放入了。火候的大小也大有讲究。初炸时,满满一锅肉团子在油的海洋中畅游,你撞我,我撞你,顽皮的他们油星飞溅。大火将肉团子外表从灰白色炸到诱人的金黄色时便可以从锅中盛出,放入盘中沥干。待微微放凉,开始复炸。此时,团子放入小火中,外皮酥脆金黄发亮时,肉团子可算做好了。
看到如此忙碌的妈妈,我和爸爸也不闲着,赶忙贴起春联,挂起福字。望着厨房繁忙的妈妈,爸爸打趣地说道:“这不起眼的肉团子,在我们小时候可是道硬菜!一般都是给客人吃的,我们小孩只有端菜送饭的份,这把我们给馋的。我就想去偷吃,可你奶奶早已把‘宝贝’放到我们够不到的地方,我们只有眼巴巴的望着。”我俩都相视一笑。
家乡的年韵,就藏在这小小的肉团子里,藏在红红火火的春联中,在那句句家常而又亲切的寒暄中,在那绚丽多彩的烟花里。从父辈到如今,变化的是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不变的却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年味儿。我们在一年年的变化,一项项习俗中,感受到那浓烈而深沉的年之声,年之韵。
本文地址:家乡的年韵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1566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