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烦了吃饭时,放学、放假后长辈们小时候说我挑食,不专心做作业的唠叨和说他们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打猪草、砍柴禾,只能在晚饭后才挑灯夜读的啰嗦。好在奶奶执意在年前回了离开十几年的农村老家。
终于熬到了春节,我要爸爸带我去老家探个究竟。
沿着环湖公路开了四十来分钟,拐了几个大弯,爸爸说:“到自己存的地界了。”我顿时打起精神往车外四处张望,好像与一路过来的场景也没什么区别。车从填直了的山湾口、山丘上茶园、果树林、毛竹林中穿过,路两边的果园中不时有镶嵌入的雅致的乡村别墅映入眼帘,觉得真美。我冲爸爸说了句:原来平时你们在组团骗我呀?
爸爸没回答,却将车子开到了村大会堂前停了下来,让我去《村变迁》栏里看看。
我扫了一眼《村变迁》栏目,顿时颠覆了我之前的印象。于是我驻足仔细的看了起来。栏目中有画像,有照片,有文字介绍。变迁从1957年建设新安江水库说起。原来老家有2000多人,因水库的形成,村子整体搬迁,被散落安置到江西、金华、开化等各处。不多久,一些家乡情节深重的人又偷偷潜回了老家,逐渐有三四百人在后山腰上搭起草棚,开荒度日,期间还与“建设兵团”争夺山脚梯田五六年,最后以“倒流村”的形式成立了生产大队。那时村里没有路,只是田埂、旱地边山脊连成的无数条线。我第一次见到了图画中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肩扛犁耙,赶着黄牛走在田埂上的老农,在《农业学大寨》标语下改天造地的男女老少,弓着背背着“搭斗”去田地间收割的劳动场面。还有围着火堆烘着粿,点着长烟枪在山上开荒午餐时的情境,也有晚上围着煤油灯夜读的孩子们。旁边是皱着眉,眯着眼缝补衣裤的女工、弯着腰系着绳子屈伸腿打着草鞋的男人们,还有排着长队挑着担子去交公粮的社员们。解说词中还有:人民公社、联产承包、责任到户、改革开放等词语,我不太懂,只能沉思了……
接着爸爸又将我带到山湾里有“光荣之家”的两层砖瓦房前,我跨进门槛,抬头望见堂前正中央挂着写有“毛主席万岁”的大幅画像,傍着一面党旗,两边是对联,上联是“翻身不忘毛主席”,下联是“幸福全靠共产党”,横批“为人民服务”。
爸爸拉了拉我,行了鞠躬礼,并对我说“你的长辈们从三八年参加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卫国戍边,要我好好学习,复兴中华。”还指着门前的大山说这座山马上要打通了,山后的桥已架好了,来年回家就不用拐大弯了。
本文地址:探老家过大年http://www.3399wenxue.comhttp://www.3399wenxue.com/a/114976.html
猜你喜欢: